城市: 武汉
地点: 武汉琴台音乐厅
时间: 2013-03-10 19:30
买票热线: 400-620-6006
一、 舟山锣鼓《渔舟凯歌》
此曲表现了渔民扬帆出海、撒网捕鱼及与海浪搏斗的热情劳动情景。华彩鼓段以及和十面锣的配合加之乐队的色彩缤纷、热情豪放的旋律,充分展现了吹打乐中的高难度演奏技巧及其特有的丰富的艺术效果。
二.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
作曲:赵季平
谚语︰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引子与尾声是那绵绵思绪的呼应,深情优美的慢板表达了对故乡的真挚眷恋,情趣盎然的中段小快板则形象地刻画了游子返乡的欢乐场景。
三、 民族管弦乐《火车头托卡塔》
作曲:刘湲 改编:姜莹
托卡塔来自意大利文,直译,原意就是触碰的意思,它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用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以快速的音阶交替构成,所以托卡塔曲也叫触技曲。
民族管弦乐《达勃河随想》
作曲:何训田
《达勃河随想曲》(何训田作曲)是一部取材于四川西北达勃河畔的白马蔚族民歌音调,描写达勃河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风俗场景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四、 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
作曲:姜 莹
此曲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的性能、音色特点及演奏手法。作品重视在弹拨乐器的使用上,充分利用弹拨乐器在演奏上的推拉划音,使作品在融入印度西塔尔琴元素的同时发挥着民族乐器独特的律制特点,将神秘而延绵的丝绸之路描绘的淋漓尽致。
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富春山居图随想》 作曲:刘湲 姜 莹
一、《天地乾坤》
音乐用浓墨雄浑、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峰峦的圆浑敦厚,不露锋芒的厚重感,层层推跌的山岚在雾气迷离中又展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色彩,大山的“实”与逐步进入水天一色的“虚”,奠定了长卷大开大阖的手笔,也是组曲中开章明义的序曲乐章。
二、《流水行云》
在巍巍群山,层峦环抱的崎岖道路之中,作者暗示着只有走到穷绝之处时,才能看得到灵动云岚冉冉升起的境界,音乐在此乐章透彻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生命体悟。
三、《听风醉月》
画卷中的树丛一株株都向右倾斜,整卷画作在这一部分似乎可以听到风声呼啸,彷佛风起云涌,听觉的因素被介入画中。文人士绅、樵夫渔人独坐在天辽地阔、江山苍茫的天地之中,聆听着天地之大美的自然之声。
四、《秋山闻道》
音乐用一种安静、极简的笔墨还原了山水最终极的存在本质,苍茫里透着庄严,阔远中透着生机。风景亦成为了一种心境,音乐在此处象征着中国文人内在世界那不可言说的隐喻与禅机。
五、六《山水合璧》
长卷中第五部分那最后一座顶天立地的孤峰透露着顽强的生命力,彷佛也是在组曲乐章黄金分割点高潮部分的最强之音,象征着艺术家晚年登峰造极的美学意境,同时也诉说着对人生的执着与领悟。而第六部分用笔的线描、墨的拖带,营造了江水与天际之间大片的留白,是过往也是未来,音乐与画中的意境交相缠绕,余音袅袅、耐人寻味。两个乐章连续演奏一气呵成,象征着祖国山河的统一与不可分割。
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富春山居图随想》以黄公望的长卷画作《富春山居图》六段构图为蓝本,山水间的意境完成了在漫漫时间长河里所涌动的生命结构,它是一副川流不息、波澜壮阔的人生长卷,更是咏叹生命无尽的巨大乐章。看富春山居图就像是在聆听一首结构庞大的民族管弦乐组曲,音乐诠释着画作背后所包含的中国美学境界与哲学高度,一幅幅构图像是人生回忆里一段段生命的停格与顿悟,乐章与乐章之间个性鲜明却又丝丝入扣,体现着回味无穷的山水化境与百转千回的人生况味……